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

我在火星讀書的日子(三)

繼續解釋
初來乍到的第一天,我就認識了幾位同樣是ICM的同學。什麼?我不是讀U of M的嗎,好端端為什麼讀ICM。現在慢慢解釋給大家吧。
因為我放榜的時間是七月中,而JUPAS放榜的時間是八月十號左右。
我等到JUPAS放榜,才決定重讀。(因為我還不死心,很想讀香港的大學)父母才決定送我到這裡來。
其實我也有申請入讀樹仁的社工。只可惜,我在後備名單中。(只是差一點點/.\)
最戲劇性的,莫過於我在來到溫尼伯的第二天,收到JUPAS的email。這封email說,我在第三輪抽籤拿到了理工大學的高級文憑。我可以到大學讀書,雖然不是大學學位,但這個高級文憑是政府資助的。
只不過...我都來了這裡,這才給一個空缺給我,是在玩弄我嗎!如果我在香港,我一定會讀。可是來到這裡,已經沒有回頭之路。
就是因為種種原因,導致父母很遲才決定送我來。那時候,能夠在九月份正式入讀的選擇,只剩下大學銜接課程。可是,學費卻是要收國際生價錢。
這個銜接課程正確點來說,並不是屬於U of M的。U of M和某機構合作而成。ICM全名是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Manitoba。而它提供大學第一年的課程,讀畢後就可以直接進U of M讀大學第二年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ICM並不要求IELTS或Tofel的成績。即是只要文憑試的成績就可以了。
所以我就進了ICM。
那Agent說,如果我現在才申請U of M,要下一年fall才能入讀。後來我才知道那agent說錯,那時候申請的話,Winter就能入讀。

遇到校友
第一天,我就認識了一位也是從香港來的男生,他也是入讀ICM的。
說起來還挺搞笑的。那時候,我在汽水機思考買那一罐才好。(Dr Pepper好難飲)他走過來,用普通話跟我溝通。後來,他知道我也是從香港來就鬆了一口氣。
這時,有一位伯伯坐在大堂,目測他的年齡大約六七十歲,問我們是不是從香港來。然後,他就開始說起自己的往事。
原來他是U of Manitoba的校友,在五六十年代在溫尼伯讀書。他說,以前的宿舍是分開男女宿舍的,而Mary Speechy就是女生宿舍。那時候,在溫尼伯讀書的香港女生很少,所以男生都爭相約她。又說,這個hostel已經有很長的歷史,起碼五十年。在他來的時候,已經有這hostel。他以前有做過兼職侍應,而其他人將Table tip放在杯底。之後,他就說著,自己是從事建築業,他也有份設計香港新機場。然後就說加拿大機場的設計真爛,尤其是溫哥華機場。他這一次回來,只是想重拾對溫尼伯的回憶。(因為太久了,所以有一些對話可能記錯)
想不到,在U of M讀書的人還是挺多的嘛。

喜歡與討厭加拿大
我有一位朋友,她從高中開始就已經在Manitoba的某鄉村讀書。現在大概來了六年左右。她很討厭加拿大。因為這裡實在太悶了。可能因為她頭三年都是住在加拿大的鄉村地方,連superstore和戲院也沒有的地方。
所以,她已經被悶慌了。
我的母親,在九十年代中到零三年,也一直住在加拿大溫哥華。但我的父親卻在香港賺錢。所以只有我的小弟弟跟母親住在一起。她閒時就只會到社區中心消磨時間。我曾經問過她,問她會不會來溫尼伯探望我。結果,她說,不會,很討厭加拿大的生活。大概她也是被悶慌了。
如果你問我,喜歡這地方嗎?我不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。因為,或許過多兩三年後,我會跟她們一樣,被悶慌。(希望不要吧)

但我很感激加拿大這個國家。她給了我另一個機會去讀書,去學習。而這機會,香港是不能給我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